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淘汰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可旧衣物处理方式和捐赠平台却十分有限,如何让自家的旧衣物找到最好的出路,成为不少市民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来,冬季给贫困地区送温暖的活动渐渐在我们身边兴起,各地的爱心人士也纷纷拓宽捐赠渠道,这些旧衣物通过他们,变成了一片片爱心,一件件温暖,飞到了贫困地区人们手中。
市民捐旧衣物遇尴尬
“有些邻居家里旧衣服放不下,就直接将旧衣服扔进垃圾桶了,还有人将旧衣服堆放在垃圾箱旁烧。”家住东方村的卢先生告诉记者,家中有很多旧衣物,由于找不到好的处理方式,很多衣服都扔掉了。
“以前还能送给农村的亲戚,但现在大家都富裕了,都不需要旧衣服。我联系了一些慈善机构,可他们都不收。我一直希望能有个好的捐赠平台,将这些旧衣服捐赠给需要的人。”卢先生说。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早已远去。衣服压在箱底没用,扔掉又有些舍不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送给人家,别人还不一定乐意,很是尴尬。”家住建设街社区的刘女士说,“像夏天的短袖衬衫等,剪剪就当家里的抹布用,冬天的衣服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买的时候价格也比较贵,再加上只是稍微有点陈旧,保暖性外观都很好,不知道哪里可以捐赠旧衣物,我会把衣服洗干净,送给拾荒、流浪者。”
在不少市民的心中,将旧衣服捐出去是件善事,可是捐赠的渠道却成为一大难题。“以前单位组织捐旧衣物的时候,我都把攒了好几年的旧衣物一同捐了出去。但这几年这样的活动也少了,想在网络上找途径,但也不知道真实与否。前两年四川某小学公布了求助信息,后来却发布微博说学校里旧衣物堆积如山,希望大家不要再邮寄衣服过去了。我们在献爱心的同时,不能因此对别人造成困扰。”家住雅乐居的梁女士说。
互联网搭起爱心平台
“网络上也有很多爱心捐助的平台,我曾经与那些捐助平台联系过,他们给了我地址,让我把衣服寄过去,但并不是直接寄到贫困村,而是先寄给这些公益组织,但他们也会定期公布一些将衣物送到贫困地区的照片。”家住市委小区的张小姐说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也都通过网络这一平台相互联系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将旧衣物送到有需求的人手中。
12月1日,潜江日报社办公大楼下,报社全体干部职工人手拎来一袋或几袋旧衣物,集中整理并打包装袋,仅一个上午就捐赠棉衣、毛衣、外套、衬衣、棉裤、毛裤等衣物100余件,这些旧衣物,已寄往贵州省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我们是通过网络与对方的公益组织取得的联系。在携程网上看到了贵州导游水滴微公益这个计划。与他们取得联系后,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具体需求信息,加以核实后,我们将衣物寄到他们手中。”此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今年冬季,各大小区门前的“爱心桶”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不到一个月时间,4.5万件衣服、2300双鞋子、500张棉被、300个书包等爱心物质已于11月20日送到云南特困山区。这次“博爱助困,与爱同行”爱心项目的策划和发起人赵加银告诉记者,他在园林城区30多个小区都放置了爱心桶,此后还会在五七、广华等地放置,争取在年前再送一批物质到贫困区去。
“我们有个专门的微信群,专门提供贫困地区的各种信息,经过核实后,我们就会组织开展捐助活动,将衣物送到他们手中。”赵加银说。
让爱心温暖整个冬天
“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有一群孩子或者大人,穿着单薄破烂的衣衫,寒风中,冻裂红肿的小手小脚、瘦弱的身躯承受着无奈的沉重。那里许多都是石头山,只要羊能走过的地方,都被村民种上庄稼。”赵加银告诉记者,爱心物品都是先用物流寄到昆明,再由专用的大卡车拖到镇里,有时候由于山路实在太过陡峭,还要再用小卡车将衣物送到山上。
“我以后会长期在潜江开展公益活动,并申请合法的公益执照,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将公益活动的总部设在老家积玉口镇芦花村,这里将长期接收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市民们如果想献爱心,可以将衣物通过快递或者物流寄到这里来。”赵加银告诉记者,志愿者们会将收集到的旧衣物进行分拣,7成新以上的进行包装、输送,再送到捐赠对象手中,7成新以下的卖到地毯、地垫等加工厂去,来补充一部分的物流费用。
“我们的志愿者会把衣物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保证每一件捐出的衣物都能带给贫困的人温暖。”赵加银说。
市民们献出一份爱心,接受帮助的人却温暖了一个冬天。
“感谢你们的博爱与关心,感恩你们的温暖与关怀。你们捐赠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精神上的呵护与鼓励……”这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上新城乡采山坪村村委会在收到物质后,寄来了感谢信。
“我们已经送了一批物质到贵州省织金县熊家场乡川硐小学,你们寄到的物品,我们将同下一批物质一起送到他们手中。”贵州导游水滴微公益的联系人梁红玉告诉记者,并给记者传来了该小学学生穿上新棉衣的图片。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公益活动中来,让爱心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梁红玉说。
记者手记: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用自己的闲置物品或者陈旧衣物去帮助他人,更是广大市民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渠道捐赠物资契合今世人的风尚,比起传统机关,必要的手续和流程较节略、中心环节也较少,可以更快获得反馈和看到功效,但难点就在于对方的出发点和真正念头,让人半信半疑。若有人“乘虚而入”,哄骗个人的爱心来谋私利,那对爱心人士及受助对象都是一种伤害。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一个正规渠道将这些物品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希望相关部门对此能够拓宽渠道,并加强监管。